“艇”出国门耀湖湘
发布时间 : 2024-08-20
点击数:次
来源:市总工会
在离沅江市区五公里的万子湖千秋浃,伫立着一座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古塔——凌云塔。当年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和胡林翼曾相邀登塔游览,联句成诗:洞庭秋水砚池波,拿过君山当墨磨,宝塔倒悬权做笔,苍天能写几行多。
是的,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这套书与其中的一位有关,那就是唐浩明老师写的传记《曾国藩》。这是一套我唯一刷过的人物传记,也是看过后常常回荡心胸的一套书。
开团练、创湘军、战太平、挽狂澜、破金陵、裁武装、平捻乱、造工厂、启洋务、聚人才……唐浩明先生极致恢弘地呈现了曾国藩波澜壮阔的一生。然而他的一生是以愚钝的天资作为起点,不断在提高和修炼自己,最终成为那个时代的中流砥柱。
曾国藩出生于湖南湘乡荷叶塘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七次科考才中秀才,不懂官场规则屡遭排挤,多次想辞官;连马都骑不好,却被“赶鸭子上架”去带兵;运筹帷幄虽有卧龙忠心,却无奇招制敌,一直都是在“耗”。他评价自己“吾生平短于才,秉质愚柔”。
但就是这样一个“普通人”,靠着“守拙”“倔强”和“格局”,成为湖湘文化的集大成者、湖南人的精神图腾。
凌云塔上,曾国藩留百年足迹;凌云塔下,沅江人承先贤精神,抒写历史新篇……
今年9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特别节目《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共和国巡礼》,其中湖南篇就将沅江船舶制造特色小镇作为全省4个直播点位之一。
我们沅江融媒体中心从踩点、演练、直播,以精干力量投入这个特别节目当中。当我跟随央视记者全面地了解沅江船舶产业的发展历史,思索沅江这个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小县城,是什么让我们制造的船舶“艇”出国门,行销世界?这个答案就是曾国藩身上“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的湖湘精神。
20世纪50年代,沅江造出的“八面风”帆船,在全国推广,写进了中国造船史;六七十年代,沅江生产的挂桨机、钢质高速客船声名远扬。2010年,沅江船舶制造产业园成立;2014年,沅江市因将传统船舶制造业上升为市域经济新型产业,成功入选湖南省特色制造产业重点县。沅江的太阳能游船、纯电动游艇等多个新能源船舶产品在全省、全国甚至全球创造了多个“第一”。2023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02.46亿元,占全省船舶制造产值的80%。
直播那天,我和同事们特别自豪,我们在游艇生产车间观看沅江船舶通过我们的镜头闪耀央视大屏;我们登临船舶试水码头眺望对岸古塔巍巍,感慨沅江船舶伴随新中国75年风雨峥嵘,高歌奋进,辉耀湖湘!
是啊,古塔凌云,见证洞庭湖水涨水落;先贤留范,沅江船艇源源启航。一代代沅江船舶人立凌云志向、承湖湘精神,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书写着星辰大海里的沅江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