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红邻骑手”穿行大街小巷
发布时间 : 2024-03-07
点击数:次
来源:市总工会
3月4日,在益阳南县南洲镇兴盛路,饿了么外卖配送员刘祥将送餐车停在停车位后,拿着手机折返桂花广场转盘处,将倒地的交通指示牌拍照发送到微信网格群内,并将反映的问题及定位同步发送到群内。不到一小时,社区联合城建部门对交通指示牌进行了更换,确保群众出行安全。
“平时在大街小巷穿梭,发现公共设施损坏、卫生死角等问题,不知道向谁反映,现在有了反映的渠道就能及时得到处理了。”作为“红邻骑手”,刘祥说起这些语气里带着骄傲。目前在南县像刘祥这样热心的“红邻骑手”有50余人。“红邻骑手”担任城市社区流动邻长,主动参与基层治理,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通过随手拍、随手报反映反馈交通隐患、食品安全、电梯故障、创文巩卫和治安事件等基层治理方面的问题。
近年来,南县总工会发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走街串巷、熟悉地情人情的优势,激活“红邻骑手”的流动探头作用,以“小切口”撬动“大治理”,创建“工会红邻骑手”党建品牌,有效推动党建带工建,实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深度参与基层治理。
南县有近1000名网约配送员、货车司机和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活跃在县城的大街小巷。拥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如何敞开“怀抱”?
近年来,南县总工会深入企业,并联合教育、卫健、人社等部门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专项行动。截至去年12月份,新就业形态劳动群体成立工会共54家,其中,新发展建会职工会员中,货车司机会员584人、快递员143人、外卖配送员88人。
为了让每天穿梭于城市之间的小哥们感受到党和工会的真挚关怀和城市治理的温度,南县总工会聚焦党建引领、服务发展、关心关爱和作用发挥,大力培育党建带工建服务品牌,融合红色户外劳动站点建设,着力把“最活跃地带”打造成“最坚强阵地”。
每天上午11点半,外卖配送员王海走到南县总工会驿站(世纪城站),熟练地在人脸识别前刷了个脸,门就自动打开了。王海先把饭盒放进微波炉加热,随后倒了一杯热水边等饭边歇脚。“自从有了智慧驿站,不管工作到几点,都能吃上热乎饭,喝上热乎水,一暖就暖到心里了。”王海说。
这是南县总工会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筑起“暖心之家”的一个缩影。南县总工会结合实际,为新业态新劳动者打造了近20个为他们提供歇脚、蓄能的驿站。并且针对开放时间无法保证、服务项目的针对性不够精准等问题,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打造了一个24小时不打烊的工会驿站。为了方便“红邻骑手”工作,南县总工会特意组织工作人员为其录入人脸识别系统,在该工会驿站可以24小时刷脸进入。
去年9月26日,南县总工会发动全县顺丰速运、申通快递、饿了么等55名新业态劳动者在火箭社区召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党建与小区党建融合共建工作暨“红邻骑手”动员培训会,并在世纪城户外劳动者站点开展实操演练活动。
“会上,我们各单位就外卖骑手安全驾驶知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知识、消防安全知识等开展专题辅导。”南县总工会副主席肖华说,特别是对“随手拍、随手报”活动内容、“红邻骑手”积分管理及兑换暂行办法、居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十二条激励措施进行了专题业务培训。
工作间隙,外卖小哥张楷卓兴冲冲地来到南县兴盛东路的一家超市。这次他是来兑换积分的。为了激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自发报名成为“红邻骑手”,南县总工会积极联合各县直单位,共同凝聚起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党建与小区党建融合共建的工作合力,联合制定了“红邻骑手”积分奖励机制,根据“红邻骑手”日常参与志愿服务星级程度给予积分,并设置了积分兑换超市,供小哥们兑换相应的礼品和服务。
暖心关怀换来了真心回馈,激发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新活力。看到安全隐患“随手拍”、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引导文明出行……如今,在南县,越来越多的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积极主动融入城市治理,成为城市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