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赴全国7省直辖市收集工运领袖张昆弟烈士史料
发布时间 : 2019-08-26
点击数:次
来源:桃江县总工会
历时近半个月的湖南桃江县史料收集小组赴全国相关省、直辖市收集工运领袖张昆弟烈士革命史料活动日前圆满结束,收获满满。
8月12日至25日,湖南桃江县总工会牵头组织党史、工运研究人员和媒体记者先后驱车前往湖南、河南、河北、天津、山东、上海、湖北7个省、直辖市的10多个城市,沿着工运领袖张昆弟烈士的革命足迹,历时14天,行程近6000公里,追寻烈士的革命经历和业绩。一路上,史料收集小组受到各省(市)总工会、党史研究室、纪念馆等相关单位的热情接待与赞誉。史料收集期间,史料收集小组通过与相关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座谈、交流,查阅相关书籍,参观各地工人运动史馆和革命遗址,拍摄或翻拍相应的照片、视频等形式,详细了解和核实张昆弟烈士在各地的活动时间、工作情况、所任职务、革命业绩,证实了《张昆弟年谱》所叙张昆弟的革命经历基本无误。
调研考察中,史料收集小组也有一些新的发现:比如在河北石家庄中车厂的回忆录里,一些老工人在回忆录中深情叙说张昆弟白天西装革履,同洋人打交道,晚上换另一身装束,深入工人中间,讲团结起来力量大、夺江山的道理;在位于河北保定市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了解到张昆弟是坐“宝加勒号”游轮去和回的;在山东济南党史研究室发现了张昆弟夫人王兰英的传记;在上海发现了张昆弟在中共六大的发言,这是迄今为止了解到的张昆弟的第二篇文章,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位于湖北洪湖市的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的张昆弟烈士档案里,发现了烈士在牺牲前所从事的具体工作以及所取得的成效。
桃江县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组织相关专家学者深入研究已获得的史料,为建设工会系统红色教育基地--张昆弟烈士纪念馆作好充分准备。同时进一步挖掘中国工人运动的政治内涵和思想内涵,发扬工运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沿着革命先辈足迹,触摸历史时空,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前行力量,激励新时期工会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工运精神代代相传。
张昆弟1894年3月生于桃江县鸬鹚渡镇龙塘湾村,中共早期工人运动活动家。1918年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与毛泽东、蔡和森等创建“新民学会”。1919年与李维汉、陈毅等赴法国开展勤工俭学。1922年初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北方开展工人运动,组织领导了正太铁路大罢工和京汉铁路大罢工,曾担任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党团书记、河南省总工会委员长、山东省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等要职。1932年秋遭到王明"左"倾路线的迫害,牺牲于湖北洪湖瞿家湾,年仅3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