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艾华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 : 2011-11-16
点击数:次
来源:市总工会
“艾华集团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大力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职工主人翁的地位没有降,权利没有减,做到了真公开、真民主、真监督……”11月1日,在参观完湖南艾华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华集团”)后,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刘莲玉对该公司深化创新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措施后给予了充分肯定。
曾几何时,伴随着企业所有制形式发生的巨大变化,企业产权结构、分配方式、用工形式等的改变,在一些企业,职工主人翁地位日益淡化……
然而,在艾华集团,这一家从3700元的小作坊成长起来的国内路电解电容器行业的龙头企业里员工却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尊重职工、信任职工、依靠职工,让职工成为企业真正的主人,这已然成为艾华集团的经营理念。
在艾华集团董事长艾立华看来,企业是员工的“家”,而员工便是主人,企业发展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重要的是要承担社会责任,带领更多员工共同致富。
“公司培养我成才,我为公司发展出力”
今年是李世泉在艾华集团工作的第十个年头。他回忆起自己在艾华集团走过的这10年,心情激动不已。“公司不仅给了我稳定的工作,更让我收获了成就感,得到了归属感。公司就是我永远的‘家’。”
10年前,李世泉辞去了民办职校教师的工作,怀揣着梦想来到艾华集团求职。离开令人羡慕的三尺讲台,选择整天守候生硬的机器,不少同事对李世泉的选择很不理解。而李世泉给出的答案却是:艾华集团能够充分尊重员工,把员工当人对待,而不是看做机器。
在踏进艾华集团大门的那一刻起,李世泉就给自己定下了发展目标:一定要做到企业的管理岗位。
“到艾华集团7个月,我就被受聘为公司技术研发中心的技术员。技术中心是刚成立的,我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该中心的第一人。接下来的4年里,我逐步晋升为班长、制造部部长助理、制造部副部长。公司培养我成才,我要为公司发展出力。”李世泉说。
李世泉的成长经历,是艾华集团尊重职工、依靠职工,和职工共同成长的缩影。在这里,拥有15年以上工龄的职工有200多人。他们之所以坚守艾华集团,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公司给了他们“家”的感觉。
“艾华集团从3700元的小作坊起家,当时,老板和员工同吃同住同工作,就是这种同甘共苦的精神,让公司充满了凝聚力。”艾华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副主席徐爱华说。
李世泉还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在艾华集团收获的一个个沉甸甸的“果实”:2006年完成湖南师大自考,实现了大学梦想;2009年通过党组织的考验,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同年被选派到日本学习深造;2010年作为公司优秀代表赴上海世博会参观……
“有制度保障,员工的民主管理权利才能更好地实现”
1985年,艾立华用借来的3700元启动资金,创办了如今的艾华集团。当时,公司只有不到30人。而今,企业已发展成拥有3500多名员工的大企业集团。员工人数增多,劳动关系更加复杂,如何摆正企业和员工的关系,促进企业和谐健康发展成为当务之急。于是,没有类似国有企业民主管理经验的艾华集团,开始探索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民主管理的新路子。
为了真正体现员工的主人翁地位,调动员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积极性,让员工充分享有知情权、发言权、监督权、表达权,2005年,艾华集团建立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并成立了由董事长任组长,工会主席任副组长的厂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还先后制定了《厂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员工权益维护剑盾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民主评议中层干部实施方案》等10多项民主管理制度。
民主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员工民主管理权利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员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可以通过职代会等渠道表达。
2009年,职工代表通过职代会提交提案,建议公司建立一套完整的薪酬、福利管理制度。很快,提案得到回复,公司相继出台了《艾华集团员工福利管理规定》、《艾华集团员工绩效奖金发放标准》》等相关制度;2010年,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岗位的员工技能培训的需要,职工代表建议公司建立员工培训制度。建议得到了职代会的高度重视,公司随后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员工内训、外训体系;今年,职工代表在职代会上提交提案,建议公司尽快推行三班倒,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公司采纳了职工代表意见,全面推行三班倒制度……
“每当我上交的提案被公司采纳后,心中有一种强烈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当了多年职工代表的卜军辉心中总是想着如何履行好职工代表的义务,不辜负企业和员工的重托。她说,公司鼓励职工代表多提意见、提好意见。建议一旦采纳,员工还有奖励,这让她感受到企业对员工很信任,也让员工更加关心企业发展。
如今,在艾华集团,总经理接待日成为一种常态。每个部门经理定期召集员工,征集员工关于企业经营管理和员工生产生活方面的意见;由公司工会组织不同员工群体召开的员工座谈会,新老员工都可以通过座谈会提出宝贵意见;民主恳谈会上,公司普遍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可以集体协商解决……目前,一个相对完善的民主管理渠道网络在艾华集团已初步形成。每一位员工都能向公司的管理层倾诉心声、表达诉求。
企业发展成果要与职工共享
“发展是为了职工,发展成果更要与职工共享。”从2008年开始,艾华集团每年都要就工资、福利等进行集体协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企业和员工之间沟通无障碍。这几年,艾华集团员工工资实现每年增长10%以上。
艾华集团以职工为本,广大职工以公司为家,广泛开展劳动竞赛,先后涌现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农民工鲁立平等先进人物。公司号召广大员工积极提合理化建议,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现在,一个个工会意见箱遍布车间。来自一线的员工王令珍通过合理化建议的形式,提出引线振动盘改进方案,被公司采纳。仅此一项,每年就为公司节约成本50多万元。
让员工了解要干什么、为什么干、怎么干,是艾华集团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的真实写照。为此,一个个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公示栏直接设在一线车间,大到企业的经营目标、财务预算计划、机构调整,小到企业招待费用、食堂伙食,大事小事都在公示栏公开,实现企业管理阳光透明。
民主评议中层干部,是企业推行民主管理工作的难点,也是职工当家做主的体现。2005年,艾华集团从职代会建立的那一天开始,就积极开展民主评议中层干部工作。干部工作做得好与不好,员工代表来打分,这一平台的搭建,让员工心里更有底。几年前,一位设备部门经理由于工作中总是疏忽大意,缺乏进取心,工作不负责,进而影响到企业生产运营,后来在职工民主评议中层干部中得了差评,这位经理被免去了干部职务。
让艾华集团员工感到最幸福的是: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为了让每一位员工的子女不会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公司在国家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之前,就已经建立了员工子女学费全免制度和优秀学生奖励机制,每一位员工的子女从小学到高中的学费公司全额报销。此外,员工子女中有考上大学的奖励3000元,考上研究生的奖励5000元。子女获得“三好学生”称号的,奖励员工200元。公司还设立了“李运仙爱心基金”,家庭困难的职工将获得2000~5000元的资助;大病员工可带薪休养,公司除了一次性给予2万元救助金外,员工每月还能享有800元的生活补贴。
“我为艾华做事,艾华为我建房。”如今,艾华集团正组织实施“千万惠民工程”。公司准备征地165亩,计划建设2500套电梯房,让普通的农民工也能在城里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